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圳市产业规划部署,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,鲲鹏资本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,对产业动态进行追踪简析,特推出《鲲鹏观察》专栏。今天发布第2期《硅基负极材料分析》。 一、硅基负极材料概览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之一,关联锂电池的库伦效率、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核心参数,成本占锂离子电池成本的10%-15%。近年来,在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驱动下,锂电池需求持续攀升,带动负极材料产量同步增长。据鑫椤资讯预计,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产量将达到262.5万吨,其中国内产量占比超过98%;到2028年,全球负极材料产量将进一步攀升至402.3万吨。当前,占据市场主流的石墨负极材料已接近其理论容量(372mAh/g),难以满足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具有更高理论容量(4200mAh/g)和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硅基负极材料正成为研发热点。图1 各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成本占比二、硅基负极特性1.硅基负极的优势(1)理论比容量高(4200mAh/g),是传统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,对于追求长续航的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尤为重要。(2)硅的自然储量丰富、成本较低,被公认为下一代先进负极材料。(3)快充性能优异。硅材料能够从各个方向为锂离子提供嵌入和脱出的通道(相较于石墨只能通过层间通道)。(4)硅嵌锂电位低,可避免锂沉积,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