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圳市产业规划部署,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,鲲鹏资本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,对产业动态进行追踪简析,特推出《鲲鹏观察》专栏。今天发布第4期《锂金属电池分析》。一、锂金属:高比能电池的理想基石金属锂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,成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首选负极材料。在此前的文章中,我们分析过同为负极材料的硅基负极,十倍于传统石墨负极的理论容量,使其成为当前负极材料市场中的重要组成;而金属锂负极作为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的另一条路线,具有如下优势:高比容量:金属锂的比容量高达3861mAh/g,是传统石墨负极(372mAh/g)的10倍以上;最低的反应电位:相较于标准氢电极,金属锂的反应电位为-3.04V,能够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;能量密度高:金属锂极低的电极电位能够提高电池的工作电压,显著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到约500 Wh·kg-1。 图1-1锂金属电池组分及软包结构图 图1-2高比能锂金属电池演变图 二、锂金属电池的技术架构与制造挑战1. 锂箔制备工艺的技术分化锂金属制造通常包括“自上而下”和“自下而上”两种路径。自上而下法通过冷挤压工艺将约100μm厚的锂金属片加工成更薄的箔材料,优势为工艺简单;自下而上法以电镀和蒸发技术为代表,可以低成本制备超薄锂箔。目前而言,以经济可行的方式生产薄且均匀锂箔的技...